一、《洛神赋图》:洛阳牡丹历史上的首次亮相
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曹植的《洛神赋》创作了一幅画卷《洛神赋图》,虽然《洛神赋图》的主角是曹植和洛水之神甄妃,主要描绘的是他们的爱恋和人神相隔的无奈。但是,在《洛神赋图》中,盛开在洛水之畔的几株牡丹对于洛阳牡丹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,自此开始,洛阳牡丹第一次出现在美术作品中,登上了艺术的殿堂,尽管只是洛神的陪衬。
二、《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》:洛阳种植牡丹“技艺甲于天下”
关于洛阳人种植牡丹的技艺,古籍多有记载。据《龙城录》记载 ,唐代东都洛阳人宋单父,精于园艺,他栽培的牡丹,红白争艳,变异千种,被当时人尊称为花师,惊服他有“幻世之绝艺”。宋单父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,在骊山种植了一千多种颜色不同的牡丹。 宋代大诗人欧阳修《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》载,宋代,有一个人称“门园子”的人,复姓东门,擅于嫁接牡丹,为有钱人家嫁接牡丹,头年秋天嫁接,次年春花开付钱,接活一株,价值五千。由这些典籍可见,唐代洛阳种植牡丹“技艺甲于天下”。
三、《清异录》:五代乱世,战火中洛阳牡丹盛开如昔
五代十国时期,诸侯割据,连年混战,但是洛阳牡丹种植业仍得到了不断的发展。据宋代《清异录》记载:“后唐庄宗喜爱牡丹,在洛阳宫殿前植牡丹千余本,有御衣红、紫龙杯、三支、百药仙人、小黄娇、月宫花、雪夫人、蓬莱相公、粉奴香、卵心黄、紫等各种品种”。
四、《洛阳牡丹记》:宋代,洛阳牡丹甲天下地位无可动摇
到了宋代,洛阳牡丹达到鼎盛时期,最终奠定了”洛阳牡丹甲天下“无可撼动的地位。北宋的开封是政治中心,而洛阳,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,诞生了《资治通鉴》等史学巨著,同时,也因为当时一些名人热捧,牡丹成为当之无愧的”国花“ 。当时关于洛阳牡丹的名人专著颇多,最为著名的有欧阳修的《洛阳牡丹记》;周师厚的《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》、《洛阳花木记》;张峋的《洛阳花谱》等等。
五、明代徐渭《牡丹赋》
明代后期,亳州等地开始种植牡丹,但是,洛阳的地位仍然无可撼动,在《大明一统志》有记载:“牡丹,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”。明代徐渭的《牡丹赋》也有记载:“何名花之盛美,称洛阳为无双……尔其月陂堤上,长寿街东,张家园里,汾阳宅中,当春光之既和,蔼亭榭之载营。天宇旷霁兮丝遊,景物招人而事起。”
小结:
“洛阳牡丹甲天下”的地位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,沉淀,时至今日,洛阳牡丹仍然是我们的“国花”。周总理曾经来过洛阳,说过:“牡丹是我国的国花,它雍容华贵,富丽堂皇,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、美好幸福的象征”。今天,牡丹的文化内涵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,寓意了我国国富民强、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,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理想和愿望。